//
//
公文传输系统
在线调查    
您认为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最可行的项?
普法宣传
心理讲座
文明上网
道德礼仪
安全防范
  首 页 > 政务公开 > 教育科研


高中生网络道德教育途径的探索

【字体: 】【2010-4-18】 【作者/来源 王学礼】 【阅读: 次】 【关 闭

  
  界首中学 李丽莲

  一、网前教育
  
  (一)网络认知教育
  
  加强网络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培训,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计算机网络,是高中生科学理性地使用网络的重要基础。
  
  教师应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网络在娱乐、学习、工作、交流等方面的功能;使其懂得利用网络去认识社会、接触社会、服务社会,懂得利用网络去获取知识、、搜索信息、促进创新;更重要的还要使学生了解网络社会的复杂性,认识到网络对人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并懂得网络是人们共享的社会,也需要规则和美德。不断培养学生的网络“利用”能力、“判别”能力、“自律”能力、“审美”能力。计算机网络具有新奇性、自由性、丰富性、富于挑战等特征,能极大地满足高中生的生理心理需要,如果对其不能正确引导,就可能导致学生被网络中的黄色信息、恶作剧行为、攻击行为等所吸引,而难于自拔。调查表明,目前高中生对娱乐功能青睐有加,而对网络的学习、工作、交流功能知之甚少,学生网络知识主要是靠朋友或是自己从报刊杂志方面获得,可见目前学校在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培养学生上网能力方面做得不够。我们可以通过举办主页设计、计算机知识的技能培训和比赛等活动,来引导高中生网络知识的掌握向正确健康的方向发展。
  
  (二)“网德”意识教育
  
  众所周知,要成为一名合格的驾驶员,除了学会开车的技术以外,还必须认真学习交通法规并通过驾驶考试,取得驾驶员资格。美国一所学校受此启发,也制定了这样的一个制度:新生入学后必须接受一次计算机使用道德方面的教育。校方为此专门制定了一本计算机网络使用守则,供学生学习参考,经过短期培训后,学生还必须参加一次以守则为内容的网上考试,成绩合格者才有资格使用校园网。我国个别学校也有类似的制度,这是有效地使高中生对网络道德有一个基本的认知的有效方法。
  
  学校应把高中生网德教育纳入德育工作计划,学校可通过案例警示、专家讲座、主题班会、黑板报宣传等形式培养学生网德,提高学生网德意识。
  
  (三)“网法网德”普及教育
  
  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人类的理性有时还无法战胜欲望因此,社会行为规范首先需要法律、行政、经济、舆论等强制性他律来约束,社会道德首先也是通过社会舆论的强制性他律而产生服从并不断强化、深化,而逐步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自律境界的。尤其是对处于危险的青春骚乱期、心理还不够成熟、冲动多于理智的高中学生,更需要把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结合起来用强制性的他律来规范行为。法治与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是高中生网络道德形成的基础和起点,可为高中生营造良好的网上网下成长环境,从而有利于高中生培养起适应网络社会要求的良好的道德观念与道德习惯。
  
  目前,国外已有了一系列为保障网络正常运转的法律、法规;我国也根据我国实际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及规章制度;共青团中央拟定了《高中生网络文明公约》;一些学校、团体对网德的培养也相当重视,先后拟定了一系列的公约,发出了有关网德规范方面的倡仪书。但这些条例、规范因种种原因在规范高中生网络行为方面效果欠佳,有待进一步规范笔者认为,有必要将网络法规及网德规范进行疏理,装订成册,对高中学生实施“网德网法”普及教育。
  
  二、革新教育观念
  
  (一)主导与主体相结合
  
  传统的道德宣传教育,主要表现为“四性四型”,即单向性、权威性、专制性、统一性与偏面型、封闭型、重复型、知识型,某种程度上类似于“愚民”式的教育,这既不符合高中生的强烈的自主、表现自我和追求新奇变动刺激等的生理心理发展需要,也不适应网络社会、信息时代的开放化、共享化、平等化、多元化的发展潮流,更不符合传播沟通发展规律。现代传播学和态度转变理论研究表明,单向传播和片面宣传,远远不如双向互动沟通和全面宣传更有效,单纯的劝说远不如在活动中教育人更有效。这种道德宣传教育,往往会造成高中生对正面道德宣传教育信息的盲目肤浅的接受或抵制、排斥,甚至是对抗或逆反,难于使高中生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和道德信念。在传统的现实社会中,也许因为封闭使高中生盲从,也许可以靠成人和社会舆论的监督,通过压抑高中生的生理冲动和心理诉求,来约束高中生的行为,但在开放化、自由化、隐蔽化的网络中,高中生的被压抑的生理心理冲动,会被放大地释放,当然会使高中生的网络行为出现非理性倾向。因此,对高中生的“网德”宣传教育,要多采取双向互动化的、平等化的、全面化的、生动丰富化的方式,要重视通过自然的高中生的生活、娱乐、学习实践活动,充分凸现高中生德育研究的主体性,来引导他们学会自我选择、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这样才能使高中生培养起适应网络社会要求的,以“慎独”为特征的自律化的道德,才能使其在复杂的网络社会中“出污泥而不染”。
  
  此外,也可以考虑对家长、教师进行计算机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使他们能保持与高中生良好的交流和沟通,有意识地正确引导高中生上网。
  
  (二)网上网下相结合
  
  网络作为现代先进生产力的科学技术手段,它给道德宣传教育提供了全新的载体和传播手段,使德育工作的空间更为广阔,吸引力和感染力大为增强,传播速度更加快捷,工作效率成倍提高。因此,我们要充利用网络的这些优势,大力开发适合高中生生理心理特点的网上道德教育信息资源,施于高中生良好的影响。但网络的虚拟化、隐蔽化、自由化、复杂化等。会使高中生一定程度上丧失真实感并产生放纵感、迷乱感,难于使高中生培养起深沉的道德情感、深刻的道德认知和坚强的道德意志,网络对道德宣传教育的这些缺陷,只有由网下的真实、直接、引导式的宣传教育才能弥补。网上宣传教育的超越时空性、互动性、自由性等,正好与网下的真实性、直接性、引导性等形成优势互补、相得益彰的格局,从而对高中生产生强大的良好的影响力。
  
  (三)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相结合
  
  高中生是人生的一个最重要的塑造期,是个体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渡期,高中生精力旺盛、富于想象力和创造力,是人生的黄金时期,但也是人生一个最为脆弱和危险的时期。现代都市高中生的心理成熟滞后于生理成熟,生理心理需求与现实形成矛盾,生理心理发展需求与社会环境教育更产生了矛盾,这些都会使高中生难于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和性意识,难于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易使高中生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现实生活中压抑心理的变态是高中生在网络中行为失范的重要根源。日常生活的案例表明,许多少年黑客往往都性格孤僻、攻击欲强、缺少责任感,许多网络上瘾症、网络孤独症患者、网络信息污染的始作俑者和沉迷者,往往也都性格孤僻、缺乏理想、缺少良好的兴趣爱好等。所以,关心高中生的心理健康加强对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性教育,可以达到“疏”的效果,使高中生具有良好的上网心态,从而使用网络更加理性。
  
  (四)晓理与导行相结合
  
  道德作为实践理性与一般的知识不同,它只能来源于社会实践,也只有落实到实践中去,才能圆满。网络社会所要求的道德是一种以慎独为特征的自律化的道德,是一种社会化要求最高的道德,是一种世界性的社会公德。也就是说,传统社会中在服从低层次上的道德在网络社会中往往失效;只有上升到道德习惯和道德信念高层次上的道德,才能有效地规范个体的网络行为。而道德实践是培养良好的道德习惯与道德信念的必由之路。而目前我国都市高中生的学习和生活却严重脱离实践、脱离社会、脱离自然。这非常不符合高中生的强烈的自主、表现自我、体验新奇变动等心理需要,不利于高中生“网德”韵培养。这意味着目前实践教育,对我国高中生的“网德”培养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显得更为迫切。我们应大力为高中生推行广泛而丰富多彩的社会道德实践活动。满足高中生的自主、成长、表现自我、社交、体验新奇变动等心理需要,促进高中生的社会化。培养起适应网络社会要求的不欺暗室的公德心和良好的道德习惯及道德信念;把高中生的注意力转移到有意义的事情上来,使高中生使用网络更加理性;帮助高中生积累社会经验,提高认识水平和审美能力,促进其思想的成熟,从而增强其对不良信息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三、净化网络环境
  
  人们在网上行为的展开,在很大程度上是以其注意力为中介的,能否有效地开发和吸引高中生的注意力资源,将是能否有效地进行高中生网络道德宣传教育的重要条件。目前,网上中文信息相对贫乏。无用的甚至是污染的信息过多过剩与有价值的、美化、优化的信息的相对稀缺形成鲜明的对比;一些营业性网吧也以营利为目的,无视国家法律法规,错误引导中学生上网,严重危害中学生的身心健康。这是高中生网络行为失范的重要原因。因此,一定要基于深入研究高中生的生理、心理发展规律,努力开发出适合高中生生理心理特点,能对不同年龄段的高中生构成长久的巨大的吸引力的网上信息资源,使网络文化的主流积极向上,把高中生的网络行为引向文明健康的方向和轨道,更要加强营业性网吧的管理。全社会共同关注高中生网络道德建设。
  
  高中生网德教育,要动员社会一切力量。首先要加强网前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网络认知水平。提高学生网络意识,加强法制宣传力度与道德舆论的约束力;要革新传统教育观念,网上网下相结合。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相结合有的放矢,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高中生在日常生活、娱乐、学习、实践中受到良好的道德教育。最终使网德教育由强制性的他律转变为自律。对高中生的“网德”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力量协调合作。为高中生营造美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网络教育研究》文献
  
  [2]《青少年心理热线》

主办单位:界首市教育局 承办单位:界首市教育局电教馆 电话:0558-4815169 传真:0558-4815169
地址:界首市人民路 E-mail:[email protected] 建议使用IE6.0以上浏览器、1024×768分辨率浏览
| 技术支持: